故事
水泥新故事 | 莒縣中聯:播下和諧種子,收獲花紅果碩
來源:莒縣中聯 發布時間:2022-11-21編 者 按
水泥業務是中國建材的壓艙石業務,從2012年進入成熟期后,我們緊扣時代命題,深耕細作、不斷創新,用“點、線、面”的產品邏輯延伸發展。我們專注于“點”,把水泥產品做到極致、技術做到領先、成本做到最低;我們思考于“線”,延伸上下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大力發展商混、骨料、預制品等業務;我們伸展于“面”,利用水泥高溫處理特性協同處置危廢,造福社會、友善地球。
我們對智能化和高端化的探索持之以恒,我們始終追求工業與自然共處的生產方式,我們努力打造環境友好型產業、現代城市標配,我們致力于守護綠色家園、守護城市生態、守護綠水青山、守護居民健康……如果你愿意去了解,就會發現原來水泥是“這樣”。
我們推出了一系列《水泥新故事》,期待用更通俗、更溫暖的話語,為你講述現代工業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期待你的發現,我們在這里等你……
莒縣中聯:
播下和諧種子 收獲花紅果碩
這里是濰河的源頭,億萬年前奔突洶涌的地質重構與擠壓造山運動,為這里堆積儲存了豐富的石灰巖質資源,而這,正是近代以來水泥建材產業應運而生、跨越發展的先天機緣。2007年,中國聯合水泥主動與莒縣政府進行戰略合作,以聯合重組模式握手莒北東莞鎮,在這塊創業沃土上成功注冊并設立莒縣中聯水泥有限公司,并深深埋下企業經營“與自然和諧、與環境和諧、與社會和諧、與資源和諧、與員工和諧”,爭創和諧企業的種子。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與自然和諧”的種子破土發芽
央企的使命,在于責任與擔當。莒縣中聯自成立之初,即秉承“善用資源、服務建設”的發展理念,力求做到簡約節約用地、構建和諧工廠。廠區規劃布局依山而建,采取削高填低、臺階拉平的思路因勢造型、梯級平整,盡量減少土地占用,并在政府部門指導下將挖出的土方填谷造地,新辟耕地造福百姓的做法得到山區群眾的普遍贊譽。
走在廠區的每一條道路、每一處角落,放眼望去除了長長的窯線、高高的塔架和規則布設的輔機設備,就是滿眼的綠地、滿眼的青翠,道路兩側的高桿噴淋像花灑一樣成排而立,定時噴淋,濕潤的柏油路面既不積水又不生塵,踩上去清爽愉悅,駐足在各色花簇的甬路上,連呼吸都覺得清新芬芳、沁人心脾,喜歡吟詩的年輕員工經常隨口感嘆一句:“人在廠區路上走,如在熒屏畫中游”。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如今,廠區周邊村民屋舍儼然,芳草綠地環繞,塘壩水流潺潺,再現“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和諧美麗鄉村畫面。
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
“與環境和諧”的芽孢催花結果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傳統概念上的水泥廠總脫不了“滿面塵灰煙火色”的影子,這不是夸張,而是歷史的事實。但現代意義上的水泥廠,已經從根本上脫胎換骨,完全實現了從“傻大灰粗”到綠色環保的華麗轉身。隨著全社會對環境保護的普遍認同,生態治理早已成為保護員工和周邊居民身心健康,實現企業與環境和諧共生的重要前提。
莒縣中聯為了徹底實現粉塵顆粒物超低排放和機器轟鳴噪音對環境的干擾,在改進DCS系統智能管控、對收塵設施持續改造的同時,又以最簡便的方法,主動對篦冷機風機群等所有主、輔機設備量身定做單體空間,內墻取軟包不規則立面,盡量放大噪音吸收與漫反射功能,外圍用吸音、隔熱材料軟包密閉封堵,藍瓦包邊,看上去仿佛給設備穿上一層厚厚的隔離服,豐盈柔軟且有彈性,就像大個“面包”,員工們親切地稱其為“面包服”。最簡便的也是最實用的,設備“面包服”不但有效隔離阻擋了偶有粉塵對環境的污染,而且其自身特有的吸音、隔音效果,使得噪聲在傳播過程中被多次漫反射并漸次衰減,最終達到吸收消解的效果。篦冷機群改造完成后,監控數據顯示設備噪聲降低到70分貝以下,生產現場實現了“溝見底、軸見光、設備見本色”,作業員工的勞動強度也大大降低。2022年6月,莒縣中聯獲評“省級綠色工廠”,7月,獲評日照市唯一一家“山東省2021年度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績效B級企業”。
今年以來,為了持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落后產能退出,落實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政策,莒縣中聯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要求,在嚴格執行“五個減量替代”基礎上實施水泥熟料產能“減量置換”項目,擬建50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按照“綠色化、高端化、智能化”理念定位,采用最先進的新型干法窯外預分解燒成工藝技術,其能效、智能化控制水平及生態環境效益均將起到顯著的行業示范標桿作用。
安全環保效益就是最大的效益
“與社會和諧”的花蕊果實累累
莒縣中聯員工心里都裝著一句話:我的安全我負責,你的安全我有責!公司從建廠之初不斷修訂和完善安全生產應知應會手冊,印發到每個員工手中,班上講會上講、天天講時時講,務求做到人人懂安全、人人重安全、人人會安全。連同朗朗上口簡潔易記的“安全操作五步法”,以及“四真四實”安全管理工法、“隱患零容忍、操作零違章”等理念,車間、班組、機臺、崗位層層宣貫,就連上下臺階都力求做到“一手扶梯、腳踏實地”,還有隨處觸目可見的安全警示標牌,無時無刻不在告誡著大家“安全是天,幸福相連”。
莒縣中聯一直強調:生產現場的安全管理,最重要的是杜絕“軟硬兩張皮”。“硬”的是設備安全性能的提高、安全作業環境的完善、安全操作平臺的搭建等,主要改善的是“物的不安全狀態”;“軟”的就是指“人的不安全行為”,主要針對人的安全意識根植和培育。為了從心靈上、思想深處實現員工對安全操作的重視程度,他們經常把“培訓課堂”搬到生產現場,搬到機臺崗位,把最近各地發生的鮮活案例拿來,模擬搭建同樣或類似的場景,在嚴密監管可控狀態下組織員工開展同類事故避險的模擬演練,每次演練都讓員工從靈魂上得到警示,從意識深處感知事故的嚴重性,從而在行為上真正做到“四不傷害”的規范操作、遵章操作。
“安全環保效益就是最大的效益”。扎實的安全管理基本功堅持下來,最大的收獲就是員工安全、企業安全,莒縣中聯投產十多年來,未發生一起輕傷以上安全事故,多次被授予山東省、日照市“安全生產先進單位”榮譽稱號。這應該就是企業運營“最大的效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與資源和諧”的成果豐收在望
莒縣中聯雖然地處莒北富礦地帶,但礦帶分布并不均衡,資源品位也參差不齊,礦區內不適合水泥熟料生產的高鎂石、白云巖夾層分散間隔其中,不但造成開采困難成本升高,而且開采篩選后剩余的棄石堆存容易造成新的環境污染。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公司本著“友善對待資源、充分利用資源、用好每塊資源”的理念,下定決心“不讓一塊石頭成為廢料”。在政府主管部門支持和指導下報請集團公司核準,以最快速度建成年產能400萬噸骨料的“廢棄石灰石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徹底解決了棄石堆存污染的難題,且為企業生態治理、國家增收開辟了新的渠道。
這個綜合利用項目的運營,為莒縣中聯“宜林則林、宜水則水、宜耕則耕”的礦山配采和規范治理工作,起到了十分明顯的支撐作用,此后,一直處于困境之中的礦山生態治理工作找到新的方式和路徑,無論邊坡整治、裸土復綠,還是智能管控、霧炮啟停,都有了充分受控、有限騰挪的余地,“山上梯田,山下碧水,間有亭臺樓角閣榭,山水林田各處其所,林間小路曲徑通幽,湖上漁舟唱晚、白鷺翻飛,水面紅掌清波、漣漪蕩漾”,一幅構思精妙的山水畫卷映入眼簾。2022年9月,莒縣中聯名下兩處礦區同時被收入山東省“綠色礦山”名錄。
這里沒有流光溢彩的七彩霓虹,卻隨處皴染出山清水秀的瑰麗線條,這里沒有鱗次櫛比的高樓廣廈,卻在群山環抱的莒北邊陲演繹出新時代生態經濟強音。作為莒縣經濟發展的“十大工業企業”之一,也是連年受到表彰的“突出貢獻企業”,但品牌的含金量遠不止單一的經濟貢獻率,莒縣中聯將繼續前進,成為濰美東莞的一張響亮的工業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