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二十大代表訪談 | 周育先:打造世界一流材料產業投資集團
來源:經濟觀察報、集團黨委宣傳部 發布時間:2022-10-25日前,圍繞二十大報告內容、中國建材目前發展情況、如何把握相關政策、未來改革發展思路等方面,經濟觀察報記者對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國建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育先進行了專訪,小料帶大家去看看......
周育先:
打造世界一流材料產業投資集團
在周育先看來,作為建材行業的唯一央企,中國建材具有鮮明的服務國家戰略和產業帶動功能,在關系國計民生的關鍵產業領域,更是培育核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的標桿。
“現場聆聽了報告,我深受鼓舞,進一步增強了帶領中國建材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責任感和緊迫感?!?0月20日,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國建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育先接受經濟觀察報專訪時如是說。
在他看來,作為建材行業的唯一央企,中國建材具有鮮明的服務國家戰略和產業帶動功能,在關系國計民生的關鍵產業領域,更是培育核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的標桿。
《經濟觀察報》:你對二十大報告的理解包括哪幾方面,你認為報告有哪些亮點?
周育先:黨的二十大報告全面回顧了過去5年以及十八大以來10年的工作成果,深刻闡明了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中心任務和大政方針,為做好新時代國資央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進一步指明了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方向與目標。
圍繞高質量發展任務,結合中國建材集團實際,我認為有以下三個方面值得關注:一是將創新的地位提到新高度,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創新是第一動力”。堅持創新驅動也是中國建材長期堅持的重要發展戰略,以創新提升“國之大材”核心優勢。充分發揮領軍作用,圍繞“四個面向”,加快引領我國基礎建材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新材料行業彎道超車,建設材料強國。中國建材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基礎建材制造商、世界領先的新材料開發商和綜合服務商,水泥、商混、石膏板、玻璃纖維、風電葉片、水泥和玻璃工程等7項業務規模穩居世界第一,創造多個材料領域原創技術工業化量產的案例,在無機非金屬材料領域擁有雄厚的科研和產業實力,榮獲7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4項中國工業大獎。這一切都離不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落實落地。
二是堅持深化改革,以改革賦能高質量發展。二十大報告多次提到深化改革,并明確提出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中國建材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潮中成長壯大的企業,改革是企業的基因。我們要繼續高舉改革大旗,鞏固提升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成果,以改革健全“國之大材”培育機制。在企業經營的主攻方向和科技創新的前沿領域,積極推進改革舉措,爭做國資央企改革排頭兵,充分調動企業家、科學家、非公股東、經營管理者、骨干員工等各方積極性,培育打造“國之大材”的優質土壤。
舉辦”建功新時代“主題黨日活動
三是加強企業黨建,以黨建保障高質量發展。二十大報告專門對全面從嚴治黨作出新的重大部署,充分體現出我們黨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事業的高度歷史自覺。新時代國資央企的發展實踐生動表明,只有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斷加強黨的建設,才能牢牢把握企業改革創新發展的正確方向。中國建材是堅持黨建經營一本賬的中央企業,要以黨建鑄就“國之大材”精神內核。堅持黨的領導、聽從黨的召喚、服從黨的指揮,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堅決扛起產業報國、材料強國的使命擔當,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不懈奮斗。
經濟觀察報:可否介紹下現階段中國建材的發展情況?
周育先: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建材集團堅持改革創新,不斷整合優化,經營發展穩中向好、快中提質,業務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從過去的以基礎建材為主,成功轉型為基礎建材、新材料、工程技術服務“三足鼎立”的材料產業投資集團,邁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經濟效益方面:我們的經營業績連創新高,2021年底資產總額6522億元、營業收入4155億元、利潤總額387億元、凈利潤287億元,近十年社會貢獻總額累計4854億元。
深化改革方面:構建了建材集團的“4335”改革新模式,高標準完成了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今年正式轉正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創新驅動方面:攻克了高性能碳纖維及玻璃纖維、30微米柔性可折疊玻璃、8.5代液晶玻璃基板等一批“卡脖子”技術,形成了水泥、商混、石膏板、玻璃纖維、風電葉片、水泥和玻璃工程7項世界規模第一的業務。
承建埃及六條日產6000噸熟料生產線,是全球同一地點、同一時間、同步建設的最大規模的水泥生產線項目
國際化方面:水泥玻璃國際工程市場占有率連續14年全球第一,以一流技術、一流裝備、一流標準服務“一帶一路”,連續4年穩居全球建材企業榜首,不斷走進世界建材舞臺中央。
這些成績說明,中國建材集團這些年來的發展方向和路徑是符合黨和國家政策要求的、是符合現階段經濟社會的發展規律并經過實踐的,我們探索出的建材行業轉型升級之路和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方案是可行的。今后,我們將持續強化投資能力建設,將中國建材打造成世界一流材料產業投資集團,以“國之大者”的使命始終當好國民經濟的頂梁柱,為國家穩經濟穩增長貢獻建材央企力量。
經濟觀察報:中國建材是如何把握黨和政府的相關政策的?
周育先:我覺得是兩個方面,就是做到戰略理性和經濟理性相統一,用市場化的方式執行國家戰略,實現國有資本保值增值,實現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建成國內最大的高性能碳纖維生產基地
戰略理性,就是中國建材集團是中央企業,而且是建材領域的唯一一家中央企業,要把集團事業融入黨和國家事業大棋局,積極擔當作為,主動承擔國家責任、服從國家戰略。我們作為無機非金屬材料領域的國家隊,就要積極解決“卡脖子”技術壁壘,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以黑色黃金——碳纖維為例,作為戰略性新材料,碳纖維長期被日美等少數企業壟斷。中國建材十多年不求回報,持續投入大量資金,最終自主攻克并系統掌握T700、T800、M30、M35千噸級以及T1000、M40百噸級技術與裝備,在國內率先實現了干噴濕紡的關鍵技術和核心裝備自主化,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建材的碳纖維還鼎力支持國產大飛機的制造,中標成為三個機身段的合格供應商。
經濟理性,中國建材集團歸根結底是充分競爭領域的一家企業,要遵循市場規律辦企業,要創造市場價值和經濟效益。我們開展股權運作,加快上市公司同質業務整合,促進國有資本合理流轉,逐步提高收益收繳比例,并將分紅收益全力投入到新材料的成果轉化上,以實現基礎建材反哺新材料產業發展。我們牽頭設立國內最大規模之一的新材料產業基金,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推進材料產業化,惠及大眾民生。比如剛才提到的碳纖維業務,我們十年磨一劍,從2020年開始盈利,目前在西寧建成年產2萬噸的基地,并在科創板上市,市場應用和產能擴張態勢良好。此外,中國建材還開發出一系列服務諸多行業企業和國民經濟全局的重要新材料,比如0.03mm柔性可折疊玻璃、5.0中性硼硅藥用玻璃、8.5代TFT-LCD玻璃基板、銅銦鎵硒和碲化鎘發電玻璃、鋰電池隔膜等一批新材料突破“卡脖子”封鎖,實現工業化量產,填補了國內空白,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今年上半年,新材料業務利潤占集團總利潤比例超過50%。
經濟觀察報:你對未來有哪些期待,對未來的中央企業有哪些期待?
周育先:在未來我國經濟發展的藍圖上,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并明確提到,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在總定調上,會議強調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要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建設一批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程中實現更大發展、發揮更大作用。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企業強則國家強,中央企業重任在肩、任重道遠。中央企業具有鮮明的服務國家戰略和產業帶動功能,在關系國計民生的關鍵產業領域,需要培育核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積極參與國際競爭。作為建材行業的唯一央企,中國建材責無旁貸,要更加堅定許黨報國為民的政治本色,心系“國之大者”,打造“國之大材”,充分發揮材料工業特色和國有資本投資公司作用,更好踐行“材料創造美好世界”企業使命,更好鞏固大國實體經濟根基,更好滿足強國復興偉業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以實際行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經濟觀察報:在市場變革加速的背景下,中國建材未來將如何在戰略性調整中搶占制高點,謀求全產業鏈共贏發展?
周育先:對中國建材來說,推進材料產業的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既是以實際行動落實二十大精神,也是集團把握產業戰略發展機遇的主動選擇。
我們三大業務板塊,第一是基礎建材板塊優路徑。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緊抓水泥+、國際化、“雙碳”三大翹尾因素,努力超越平臺期。目前,中國建材點線面協同推進水泥板塊高質量發展:一是專注于“點”,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把水泥產品做到極致,把技術做到領先;二是延伸于“線”,整合優化產業鏈,提升產業鏈韌性;三是拓展于“面”,創造水泥產業鏈的立體價值。
第二是新材料板塊優結構。作為無機非金屬材料領域的國家隊,要積極解決“卡脖子”技術壁壘,加快新材料產業領域自主創新和工業量產,通過產業基金、并購重組、上市等多種方式,著力選擇和培育有市場前景、有發展潛力、有資源優勢、有技術儲備的產品,培育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集群,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第三是工程技術服務板塊優品質。在目前水泥玻璃國際工程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的基礎上,加快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繼續強化技術、設計、工藝、裝備、安裝、管理等全產業鏈優勢,為我們集團自身以及建材行業節能減排、提質增效、數字化轉型提供服務,為鞏固并擴大全球競爭力和影響力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