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經濟日報 》整版報道新材料產業邁向質的飛躍,中國建材高精尖助力新基建
來源:《經濟日報》 發布時間:2022-06-20特別報道
6月17日,為喜迎黨的二十大,《經濟日報》的“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的偉大變革特別報道刊發了《新材料產業邁向質的飛躍》以及《高精尖助力新基建》的組稿。《新材料產業邁向質的飛躍》文章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新材料產業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的提升,應用范圍持續拓展,創新能力穩步增強,以中國建材為代表的國產材料迅速成長?!陡呔庵π禄ā范涛膶iT報道了中國建材所屬企業在新材料助力新基建領域取得的諸多成績。
面對高質量發展要求,我國新材料產業必將在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自主可控方面承擔更大的責任。新材料產業要牢牢把握歷史機遇,為我國持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出重要貢獻。
下面,將兩篇文章部分原文分享給大家
國產材料迅速成長
《經濟日報》記者 祝君壁
近年來,我國關鍵新材料產品保障能力明顯提升。中復神鷹碳纖維股份有限公司突破千噸級T800碳纖維產業化技術,萬噸級碳纖維生產基地在青海西寧投產,標志著我國在高端碳纖維領域實現了“關鍵一躍”;凱盛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建成國內首條8.5代TFT-LCD玻璃浮法生產線,打破了國外對我國高品質電子顯示玻璃領域的長期壟斷……越來越多的國產新材料產品填補了空白,并在相關領域得到規?;瘧谩?/p>
中復神鷹建成國內最大的高性能碳纖維生產基地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新材料企業積極開展科技抗疫。凱盛君恒有限公司突破中性硼硅5.0疫苗瓶產業化關鍵技術,捐贈20萬只疫苗瓶支持我國疫苗研發生產;依托建材行業特種玻璃制備與加工重點實驗室,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提供了緊急研制的硫系紅外玻璃及紅外鏡頭13000多件;南京玻璃纖維研究設計院研發的玻纖濾紙、生化檢測纖維束為疫情防控、核酸檢測提供了重要材料保障;北新集團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魯班萬能板”產品以及“全屋裝配系統”核心技術成功應用到武漢方艙醫院建設中。
我國自主研發的新材料解決了多項關鍵技術問題,并有效服務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哈爾濱玻璃鋼研究院研制的復合材料主結構件成功應用于我國首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的推進分系統、電源系統;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開發的碲化鎘發電玻璃成功應用于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館等重大工程;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研發的低熱水泥成功應用于烏東德水電站世界上最薄的300米級特高拱壩。
高精尖助力新基建
《經濟日報》記者 祝君壁
新材料是新基建的重要構件,作為世界領先的新材料開發商和綜合服務商,中國建材集團近年來加快布局新材料研發與產業化發展。一方面加大新材料領域關鍵技術攻關和研發投入,提升核心關鍵材料供給保障能力,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另一方面堅持產業化導向,緊密結合集團和行業發展遇到的瓶頸制約,加強共性關鍵性基礎技術研究,突破產業化關鍵環節。
中國巨石玻璃纖維生產絡紗車間
為讓更多高精尖材料助力新基建,中國建材強化關鍵基礎材料自主保障,助力增強國家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滿足新基建領域對關鍵材料的技術需求。
在航空領域,中國建材瞄準國產大飛機,推進大飛機復合材料專項應用,獲得CR929大飛機供應商資格。在信息通信領域,中國建材開發的低介電玻璃纖維、復合材料屋頂站等新材料,攻克了復合材料連接技術瓶頸,實現在5G通信基站上的應用,綜合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在特高壓領域,中國建材研發出國家特高壓工程急需的瓷支柱絕緣子,率先成功研發出全世界電壓等級最高的直流±1100k用瓷支柱絕緣子和交流1100kV、直流±800kV系列特高壓用支柱絕緣子,支持多項國家特高壓輸電工程。
碲化鎘發電玻璃和銅銦鎵硒發電玻璃應用場景
在新能源領域,中國建材自主研制出銅銦鎵硒光伏組件、碲化鎘發電玻璃和鋰電池隔膜,其中銅銦鎵硒光伏組件光電轉化率刷新了世界紀錄,并成功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光伏建筑一體化等設施。
在萬物互聯的數字時代,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智能屏幕遠程在線等應用進一步普及。中國建材攻克8.5代TFT-LCD玻璃基板關鍵技術并實現穩定量產,實現了我國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零”的突破;研制開發的液晶顯示模組廣泛應用于平板電腦、智能手機、智能穿戴、智慧城市等領域。
石膏板、輕鋼龍骨、礦棉吸聲板等系列產品滿足北京冬奧會奧運村對建筑耐久、安全、低碳、可回收、可持續的高品質要求;儲氫材料批量應用于北京冬奧會多種新能源車輛,設計續航里程630公里;新一代干法阻燃環保優質板材用于延慶賽區冬奧場館和山地新聞中心建設;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區域安裝了5套碲化鎘發電玻璃……通過充分發揮在新材料領域的綜合優勢,中國建材為北京冬奧會各類項目建設提供了從原料生產到建造運行再到回收處置的全生命周期綠色產品。
此外,中國建材發起設立了國內規模最大的新材料產業基金,帶動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向優質新材料科技成果轉化集聚。聯合多個央企、科研機構打造首個國家原材料行業“雙碳”公共服務平臺;與高校合作打造國家級人工晶體“雙創”基地,已入駐上下游企業20多家,形成產業鏈協同發展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