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問道管理》書評:宋志平40年的管理問道
來源:CNBM 發布時間:2019-10-23何志毅/文
(作者系北京大學教授、新瑞學院院長,主要職務還有北京大學企業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主任、《北大商業評論》執行主編等)
我讀宋志平老師新作《問道管理》,是一字一字精讀,同時在書上寫下了很多批注。這本書是以交互問答方式寫的,對談者是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系主任王玲老師和MBA學生。全書按照比較規范的管理學科分類,八個章節的主題分別是:戰略管理、企業經營、市場營銷、組織與人力資源、創新、企業制度、全球化、企業文化。經我這么一解,好像變成干巴巴的,非也,書中的問題和回答都十分精彩。本文就用管中窺豹之法,從感性、理性、知性、行性等方面與大家共賞佳作,略見一斑。
一、感性
讀此書時經常十分感慨,觸動內心。例如,提問者問宋老師:您說在最艱難的時候,每次出門前都照一照鏡子,對鏡子里的自己笑一笑?宋老師沒有回答什么時候是最艱難的時候,因為什么事,有多長時間?如果真是每天出門都要對著鏡子笑一笑,這困難一定很大,而且時間不短。他只說當時當廠長,每天要面對幾千名工人,不能哭喪著臉影響大家的情緒。作為領導,困難只能自己扛著。然后他說做企業這么多年,用一個字概括就是“難”,用兩個字概括是“真難”??墒俏覀冎?,他在“真難”中走過了四十年。我想象了一下他在四十年的14600天中每天都難,每天早上出門前對著鏡子笑一笑,然后去上班。如果我是提問者,我會追問:宋總,您這樣照鏡子的日子有多少天?然后再追問:至暗的日子里您哭過嗎?哭過幾次?
點燃員工心中的火
還有,今年3月某日,宋老師從美國回到北京是一個周日晚上,時差還沒有倒過來,周一就要上班,因為當天已經排好了一串事務。他轉念一想,其實沒有人逼我非要忙成這樣啊。他40年沒有休過一次年假,腦子里根本沒有休假這個概念??墒?,他馬上反問自己“為什么貪圖”一個休假呢?他帶著自責的心態在想背后是什么原因?
宋志平老師在央企奮斗了40年,其中有5年時間同時擔任兩家大企業的董事長,平均每天工作16小時。他愿意做,能夠做,做的好,做的長,尤其一輩子待在一個不是自己的企業里做,我不知道是否別人還有類似的案例。這使我想起上個世紀公認的大企業家斯隆寫的《我在通用公司的歲月》。宋老師的這本《問道管理》與此書有些類似,但不是自傳體。我也非常期待宋志平老師寫一本這樣的書,披露更多的感人故事,激勵更多的年輕人。
二、理性
書中關于做企業理性決策的案例比比皆是,此處僅舉兩例對人對己之理性。宋老師用人理性,例如本書記載,他在北新建材當領導時,在一次會議上論述宏觀與微觀的關系,強調大家不要總從大的宏觀層面發議論,而要認認真真做好企業的微觀管理。當時,一位大學剛畢業的小伙子在下面“大放厥詞”,說不把宏觀問題解決好,企業微觀事情也搞不好。這個小伙子叫王兵,后來接班領導北新建材,至今已經15年。王兵接班后,15年來北新建材年利潤復合增長率為27.5%,2018年營業收入126億元,凈利潤24.7億元,資產負債率僅為19%。
帶領中國建材和國藥集團同獲世界500強
宋老師對己理性。2009年到2014年,他同時擔任中國建材和國藥集團的董事長。2014年,他時年58歲,國藥集團在他的領導下收入達到了2500億元。他以需要集中精力做好中國建材的理由辭去國藥集團董事長職務,用了“田園將蕪胡不歸”的比喻,向領導請求專注于中國建材。但我認為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當時他應該可以再做兩年,那么艱難的五年“雙肩挑”都過去了,再堅持兩年,到60歲時,他可以從兩個世界500強企業董事長的位置上退休,這將是何等榮耀!但是他理性選擇了激流勇退。
三、知性
擔任新一屆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并演講
宋志平老師說他當企業領導主要扮演兩個角色,其中一個是布道者。我認識宋老師是在一個學術論壇上,在一群教授中,他也是最具學者氣質的演講者之一。他在如此繁忙的工作狀態下,擔任了三屆中國教育部MBA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每屆任期五年。他誨人不倦地給各種企業家傳經布道。他今年擔任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后的第一次演講的視頻,在網絡和手機上廣為傳播,倍受好評。在本書中,他作為布道者,既有對管理一般性知識的講解和應用舉例,還更多地介紹了他自己的真知灼見和實踐,例如,他總結的“央企市營”“整合優化”“格子化管控”“五有干部”“八大工法”“六星企業”“三精管理”等等。
在此,舉一個他對于企業在選擇開展相關多元化時的“四問”“四要”“四不要”。四問是:自身是否有優勢?市場是否有空間?商業模式是否能復制?資本市場是否能對接?四要是:一要風險評估;二要專業協同;三要收購團隊;四要執著堅守。四不要是關于有所不為的底線:不賺錢的不做;不熟悉的不做;產能過剩的不做;有明顯法律風險的不做。我認為這三個“四”總結得相當精彩,可以奉為企業多元化決策的金科玉律。這絕不是紙上得來的,但對于學習管理者而言,則必須從紙上學去。他說,“我講的很多話,與其說是經驗,不如說是教訓”。此外,他在書里還講了很多故事,如“一個腳印”“五朵金花”“三盤牛肉”“汪莊會談”等等。這些故事都隱含著濃濃的哲理。在讀書的過程中,我看到宋志平老師對很多書籍旁征博引,于是專門從頭到尾大致統計了一下他提及和引用的書名,共38本。其中有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著作、暢銷書,也有一些不知名的書,例如講中國企業搶占非洲市場的《爭奪非洲》和明代的《呻吟語》。
四、行性
宋志平老師不僅是知者,更是行者。因此,他說的話,他寫的書,份量重。每個行業都有知易行難派和行易知難派,在管理界我贊同知易行難。從大處看,行在于他的行為導致的結果。眾所周知,他讓中國建材在短短十多年里,實現銷售收入、利潤雙雙增長100倍的奇跡。他在中國國藥五年,同樣使國藥的銷售收入、利潤大幅增長。行勝于言,這些數據表明了一切。從小處看,他當銷售員的時候,想見新客戶單位的一位處長,處長不見他,他可以在處長門口等一上午。他當董事長管理20萬名員工時,他經常寫文章推送到每一位員工的手機上。2019年春節,他聲情并茂地朗誦了一首汪國真的詩——《讓我怎么感謝你》,讓每一位員工都可以看到。
我由于希望與宋志平老師共同從事創業創新教育,因此與他有不少接觸,一同在瑞士考察過創新型企業,也在北新建材40周年慶典上主持過他與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埃得蒙?費爾普斯教授關于創新的對話。我曾經精讀過他的《經營方略》,再一次精讀了他的《問道管理》,收獲良多,感慨不已。
二十年前我在北大課堂上教西方管理理論時說過,學管理與學武術一樣,先是生搬硬套,然后熟能生巧,接著融會貫通,最后推陳出新。宋志平老師已經到了推陳出新的階段了。我期待他今后以布道為第一職業,寫出更多好書,教出更多的下一代中國世界500強企業領軍人物。
媒體報道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