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企業觀察報:宋志平新著《問道管理》出版了!附陳春花推薦序及作者自序
來源:CNBM 發布時間:2019-08-13著作簡介
《問道管理》是從事企業管理40年、《財富》CEO終生成就獎獲獎者宋志平與商學院師生的對話集。這是一本關于企業“大管理”的書,在30多個小時的訪談中,通過對500多個問題的回答,宋志平在問道答疑的親切氛圍中,系統講述了他對企業管理方方面面的觀點,也講述了他怎么樣把兩家企業帶入世界500強,以及這個過程中的所思所想,全面呈現了一位優秀企業家扎根實業數十年沉淀的寶貴經驗與對未來的深刻思考。
本書首次披露了宋志平打造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的許多精彩管理故事,忠實記錄了一位企業思想家的經營管理理念和方法,全面展現了中國現代企業管理達到的新境界。全書圍繞企業的目標與路徑、從管理到經營、從做工廠到做市場、創新與機制革命、走向全球化、文化品格等重要問題,帶領讀者深入真實的管理情境,直面發展中的經營挑戰,領略獨特的經營之道。
本書深契新時代,思想深湛、內容充實、敘述生動、深入淺出,尤其難能可貴的是,本書不僅總結了作者數十年的經營心得,而且扎根實踐,探索企業未來的挑戰與使命,針對諸多前沿問題,指出了可行之路。
作者簡介
宋志平,管理工程博士,現任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世界水泥協會創始主席,全國工商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黨的十五大和十八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獲得“中國優秀企業家金球獎”“改革開放30年中國企業改革紀念章”“袁寶華企業管理金獎”“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全球華人經濟領袖”“《財富》CEO終生成就獎”等殊榮。
宋志平是伴隨我國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優秀企業家,40年來始終奮戰在國企改革的最前沿,創造了大量鮮活實用的改革經驗,被譽為“國企改革的鋪路石”。他曾同時出任中國建材集團與國藥集團董事長,并帶領兩家企業雙雙躋身世界500強企業行列。他開創并成功實踐的“央企市營”“整合優化”“格子化”管控和“八大工法”“六星企業”等改革創新模式,被企業界推崇為“宋志平模式”。他先后推動8家央企重組、混合近千家民企,創造性提出“央企的實力+民企的活力=企業的競爭力”公式,被公認為我國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行者。在水泥領域大規模重組整合的實踐與經驗榮獲***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并被寫入哈佛商學院案例。以混合所有制推進建材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榮獲第六屆管理科學獎(實踐類)。
序:道可道 非常道
北京大學王寬誠講席教授、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院長 陳春花
宋志平與陳春花在中國建材集團總部合影
這是一本難得的書。本書作者宋志平,從技術員到兩家大型央企的董事長,將一個并不在“風口”且產能過剩的建材行業中的企業,從無到有地帶進世界500強的行列,其間的故事起伏跌宕、復雜紛繁、創新迭出并精彩紛呈。人們驚訝于宋志平的“魔術”之時,很想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而這本書正是答案本身。難能可貴的是,宋志平愿意貢獻自己數十年的企業管理經驗和體會,并用問答集的方式寫下來,形式很新穎,也容易直奔問題。問答方式有助于快速地把讀者帶入到現實的場景,使讀者獲得真實的感受。應該說,像他做企業一樣,宋志平寫書也頗具匠心。
這本問答集,既是個人的成長史,又是中國國有企業的發展史的典型代表,也是一部改革開放時代的企業家思想史。在這本書里,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企業領導者將產品、企業、行業和國家經濟命運結合在一起的精神;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領導者將有限的資源、瞬息萬變的機會、數以萬計的員工以及價值創新有效組合的智慧;我們還可以看到,一個企業領導者把體制與機制、市場和技術、國內與國際、經營與資本整合在一起的創造力。最重要的是,我們看到了鮮活的企業家精神和創新精神。
這本書令讀者受益,不僅僅是在認知層面,更在于具體實踐層面,包括戰略、組織、經營、文化、創新、現場管理等,有很多心得與獨到之處。通讀此書,我受到很多啟發,這里我談談其中四點。
一是領導者要有戰略牽引與實現戰略的能力。作為企業的領導者,要真正有能力確定企業的戰略方向,并且運用戰略引導企業的發展。正如宋志平自己的實踐那樣,遵循行業和企業發展規律,以正確的戰略目標為指引,保持清醒的戰略定力。戰略的眼光對于企業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從宋志平帶領中國建材和國藥集團的發展實踐中,我們真切理解到,“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之中再沒有什么比想清楚目標和解決途徑更重要的了?!边@需要領導者本人有清醒的認識,不能夠受機會誘惑,需要透徹理解行業與市場發展規律,需要有布局行業與引領行業的決心,更需要有戰略的遠見和追求,“為大家眺望遠方,比別人向前一步”。
二是企業要充分把握互聯網時代的機遇,勇于參與市場競爭。宋志平提到了“互聯網+”和“+互聯網”的區別:“互聯網+”指的是把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推動技術進步、效率提升和組織變革;“+互聯網”強調把互聯網作為實體經濟發展的手段和工具,以創新方式推動轉型升級,本質還是實業。無論“互聯網+”還是“+互聯網”,核心都是依托一個優勢業務或創新要素,開展跨界與融合,這就是“+”的意義,也就是互聯網思維。兩者的主體、視角確實不一樣,但兩者的共同點都是融合,用網絡時代的工具來再造各個行業。在這個方面,可以說我們趕上了互聯網興起興盛的好時代,使用并發展了信息技術,創新了商業模式,建設了配套基礎設施,并遠遠走在了發達國家的前面,這是中國的時代機會。但是要獲得時代給予我們的機會,則需要我們勇于參與市場競爭。無論是從市場本身的規律中尋求機會,還是通過敢于競爭并贏得合作的維度去發展自己的能力,或是從行業發展結構中轉換新舊動能,抑或是回歸商業的本質,從而獲得屬于自己的發展空間,這一系列的選擇和實踐,正是企業所需要做出的努力。
三是企業需要發展真正有效的組織管理模式。國有企業的組織管理與治理機制,一直是一個相對困難的話題。但是,在宋志平的實踐中,這部分恰恰是展現出他管理智慧之所在。如何利用機制創新構建核心競爭力,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話題,也是一個需要創新精神與務實行動有效組合的難題。怎樣理解央企的治理結構,怎樣理解國有企業制度建設的規范,怎樣理解國企市場化運營的邊界,怎樣理解約束機制與激勵機制之間的雙向作用,怎樣理解激活人與責任擔當之間的關系,怎樣平衡央企社會責任與市場化競爭的關系……這一系列的難題,都關系到企業是否可以順利發展,是否可以走進全球市場,是否可以走到行業領先位置。而這些問題的答案,你都可以在這本書里找到。
我們還注意到一個部分,宋志平在工作中強調工匠精神,在用人上尋求癡迷者,對員工提出“企業是共享平臺”。雖然他認為企業員工的流動性不能一概而論,淘汰有淘汰的好處,有利于保持壓力和動力,穩定有穩定的好處,有利于培養忠誠度,但我們從他的話語中能感覺到,他還是傾向于保持穩定的。為此,他設立了很完善的制度,幫助員工學習、成長、發展,并且使員工在生活上感受到幸福,具體來說就是構建出了企業與員工協調發展的“共生”平臺。
四是中國企業要以成熟心態應對全球化過程中的波折。作為一家全球企業的領袖,宋志平對全球化的看法很有啟發性。他認為,今天全球化面臨很多爭論和分歧,根本問題是利益再分配,再深層次就是價值觀的問題。到底利益該怎么分配,規則要怎么變化?從中國來講,原來的全球化模式對我們是有利的,經過過去這些年的發展,我們已經有了雄厚的基礎。我們要積極地支持和維護全球化,但是,全球化不可能回到從前,而是會改變,會建立新規則。40年來,雖然中國很多行業還很弱,但總體上我們已經建立起一個健康的經濟體系,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鍛煉出了一批卓有成效的領導者,我們有意愿也有能力更好地擁抱全球化,我們愿意參與并尊重全球分工,也有能力為全球更好地貢獻中國的智慧和力量。當然,借用宋志平的話,中國企業要始終保持著謙虛謹慎的作風,扎實構建全球化的系統性力量,在全球化的道路上行穩致遠。在2019年全球大格局巨變的背景下,這些觀點和實踐更具有啟發意義。
宋志平與陳春花在北大國發院朗潤園高端對話
因為教學的機緣,我有幸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的EMBA課程中結識宋志平老師,之后我們有多次交流和對話。他的實戰經驗、獨到的思考、娓娓道來的魅力,以及平易對話、摯愛學習的品性,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他愿意分享,喜歡和年輕人探討、探索新領域并持續理解世界變化的習慣,令人贊賞;而他熱愛生活、追求美好的熱情,也深深地鼓舞著學生們。
閱讀此書,你會得到很多啟示,例如對產能過剩行業改革發展的啟示,對微笑曲線和全產業鏈的看法,不確定性環境下的經營管理的挑戰等,并不僅僅是我所能感受到的這些。
我是一個專注于中國企業成長模式研究的學者,在過去接近30年的研究中,感受最深的是領導者的企業家精神,而這本書,同樣讓我感受到企業家精神貫穿在企業經營管理的始終,甚至可以說,正是企業家精神驅動了宋志平以及他所領導的企業進入世界500強,企業家精神可以說是本書最核心的內容。
當我接受邀請為此書寫序,可以預先看到此書時,更感受到宋志平所呈現出來的“利而不害,為而不爭”的價值選擇,在他每一步的實踐操作中,在他每一個成功案例里,讀者可以深深地感受到這一點。所以我決定用“道可道非常道”作為序言的標題,因為宋志平是一位真正的實踐主義者,他認為管理是那種永遠在發展的東西,他認為理論永遠深藏在實踐的背后,道法自然才是真正的大道。正如他在書中所說的那樣:道是中國人思想的精髓。作為一個大型央企的領導者,作為一個以學習西方管理著稱的企業家,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和秉持,讓人看到了他人生更深層次的一面。
我自己也深受《道德經》影響,老子所說的“道”,就是告訴我們,“道”并不是一個我們必須盡力遵循的“理想”,而是一條通過我們自身的選擇、行動與努力不斷開拓的道路。宋志平的實踐,恰恰是遵循了這一點。
事實上,我由衷地希望這本書可以幫助到更多的企業家,這些寶貴的管理實踐、經驗和思考,既可以幫助人們理解企業成長的關鍵選擇和鮮活方案,又可以給年青一代以真實的借鑒和學習的案例。如果我們持續用知識賦能管理者,讓學習與分享成為習慣,那么,未來的中國企業,必將因為有更多優秀的新一代企業家成長而美好。
2019年5月于朗潤園
《問道管理》自序
文 / 宋志平
2018年,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我出版了《問道改革》一書。該書收集了多年來一些重要媒體人對我的采訪,結構比較新穎,內容也很豐富,總體效果還是不錯的。轉過年來,我想到再用問答方式,把我在企業管理方面的心得體會整理一下,于是就有了這本《問道管理》。和《問道改革》不同的是,這本書的提問者是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的王玲老師和她率領的幾位MBA同學。這兩年,我每年都會去這個學院給MBA學員講企業管理課程,因此王玲老師和同學們對我是比較熟悉的,但他們依然很認真地歸納問題,竟也提出了500多個問題,我先后用了30多個小時對這些問題做了回答,最終呈現給大家這本書。
宋志平回答王玲老師及MBA學員提問
應該說,這本書是著重講企業實踐的,尤其是以我個人的企業實踐為腳本,因此這本書的優點是極其真實,缺點是受到我個人局限性的影響。這本書不限于我們傳統上理解的企業管理范疇,而是涵蓋了提問者關注的企業里廣泛的問題,可以說是一本關于企業“大管理”內容的書。在回答中,我盡量用直白的語言,列舉了不少事例,也提出了不少直率的觀點,這些觀點不見得適合每個企業,但我相信會對大家有參考的價值。
我在企業工作一晃40年了。多年以來,我一直是個學習型和思考型的管理者。早年我經歷了日式管理的培訓和MBA的學習,在多年的管理實踐過程中不斷歸納總結,先后出過幾本書,這些書都是一些做企業的體會和經驗??傮w來講,我始終認為管理是一門以實踐為主的學科,我比較傾向日本企業的工法式管理,覺得管理并不復雜,認真去做就行了。這幾年,我在幾所商學院兼任管理實踐教授,給同學們講的主要是我在企業管理中的做法和體會,我發現同學們很喜歡聽,從他們的微信群中我也感受到了他們對我授課的喜愛。
同學們常常對我把中國建材和國藥集團雙雙帶入世界500強的經歷很感興趣,還對我經營幾十年企業總能反敗為勝的經歷十分好奇。2018年,中國建材的銷售收入超過法國圣戈班集團,成為全球規模***的建材企業;不僅如此,國藥集團也超過美國輝瑞成為全球***的醫藥集團,這些在十年前都是無法想像的。同學們總是問我這是怎么做到的。我想說,這首先得益于這個偉大的時代,是時勢造英雄;我還想說,做企業是一分汗水一分收獲,機遇不會永遠垂青僥幸者。大家從書中也會看到,中國建材和國藥集團先天的企業基礎并不好,把它們做起來并不輕松。說到秘訣,我唯一的體會是“干中學,學中干”,并把實踐中的體會盡量做些歸納和整理,帶著這些經驗再去“干中學,學中干”。
在管理實踐中,我比較重視對標和工法的研究。在反復對標中優中選優,不斷優化,就能找到最好的學習標桿,而在實踐中歸納出的一些管理工法往往正是那種“小藥治大病”。所以我講述的管理并沒有高深的理論?!叭诵斜赜形規煛保抑鲝埓蠹疫M行互動式學習。我也很贊成“否定之否定”的規律,事物曲折發展,認識源自實踐。我認為實事求是其實最難做到?!秵柕拦芾怼分械脑S多內容都是來自我和同事們在企業中實踐的歸納,這本書中的“格子化”管控、“八大工法”“價本利”“三精管理”都是在反復實踐中提煉出來的。2019年3月,我去德國斯圖加特,在奔馳汽車的一家配套企業的培訓中心,我看到了美國教育家約翰·杜威先生的一段話——“一克實踐遠比一噸理論更加重要”,我認同他的這個觀點。
記得前些年我在西南交通大學做過一場關于企業經營管理的演講,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前院長趙純均老師對我說,MBA的課就要像我這樣講,講故事。我已是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的三屆委員了,我常提議商學院應該向醫學院學習,醫學院的教授大部分都能臨床實踐,我也知道讓商學院的老師們都去做企業并不現實,但是能講課的企業家可以彌補這個不足。正是基于這一點,這些年我在商學院從事管理教育,教學相長,我也會繼續把這件事做下去。
我比較喜歡讀德魯克和陳春花有關管理的書籍,他們的共同點是有大量的案例研究,觀點又接地氣。我也喜歡艾柯卡和松下幸之助的個人傳記,我覺得企業家的心是相通的。這些年,大家喜歡談論企業的經營之道,中國人講的“道”是從樸素的哲理中提煉出來的,介乎于哲學和宗教之間的一種東西。而經營之道,正是對管理實踐和管理理論更高的概括,或許企業經營管理之道永遠上升不到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理論,但中華傳統文明講“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我想最高境界正是那些各有特色的企業家的經營之道,這恐怕也是企業能不斷推陳出新,讓管理專家們為之困惑的迷人之處。《問道管理》這本書是我對多年管理實踐的一些歸納,我希望這本書能展現一些中國企業的經營之道,如能做到這點,我就十分高興了。
最后,感謝王玲老師和她的學生。王玲老師是位治學很嚴謹的年輕老師,為了本書的構思她下了很大功夫,幾位同學也犧牲了周末參與問答環節,還有我的同事加班加點整理書稿,這本書滲透著大家的智慧和汗水。我還要感謝陳春花老師欣然為此書作序,這些年我們不少企業界人士是讀著她的書進入管理世界的,大家透過她的筆端了解企業管理的真諦,而真正可貴之處是她對經營企業的敬畏和對企業家們的尊重。此外,我還要感謝中國財富出版社,這是一家創新意識很強的出版社,他們出版的質量和效率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9年5月
媒體報道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