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人民日報》:拔窮根,教育加把力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王浩 發布時間:2018-03-26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年內將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深入推進產業、教育、健康、生態扶貧。
“發展教育脫貧一批”,是補齊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激發脫貧內生動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也被賦予“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時代使命。進入脫貧攻堅的沖刺階段,如何更好發揮教育的作用?貧困地區的教育事業還有哪些短板要補?日前,《人民日報》記者就這一話題邀請了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秘書長盧邁、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李興洲和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分享觀點、建言獻策。
——編者
光給錢,不扶智,貧窮還會卷土重來
勞動力接受教育年限少于6年,貧困發生率大于16%;若將接受教育年限增加3年,貧困發生率會下降到7%。教育扶貧,要扶教育的“貧”,切實改善貧困地區辦學條件,提高學校教育和成人職業教育水平。
記者:為什么說教育扶貧是切斷貧困代際傳播的重要途徑?
盧邁:教育能為個體提供上升的通道,能為一個地區提供經濟社會發展所必需的人力資源。但教育恰恰是貧困地區的短板,導致其陷入“越窮越不要教育,越不要教育越窮” 的惡性循環。實現脫貧致富,亟待發展教育事業。我曾到貴州省畢節市的貧困村調研,對一戶貧困家庭印象深刻。男主人只有小學二年級文化,女主人沒上過學,全家靠種地或打零工維系生計。得益于脫貧政策,他家獲得小額扶貧貸款,發展鴨苗養殖,日子漸漸有了起色。但是女兒學習成績不理想,夫妻倆也沒有能力輔導。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很有可能重蹈父輩的貧困軌跡。當前貧困地區對兒童教育和營養的重視程度不夠,投入不足,導致貧困兒童在人生起跑階段大大落后。只有幫助貧困兒童更好地成長發育,教育扶貧才能真正扶到“根”上。
李興洲:貧困的代際傳遞問題值得重視。當前,一些老少邊窮地區學生輟學失學問題值得關注。他們過早離開校園,用稚嫩雙手承擔起生活重擔,但又因文化素質水平偏低,“務農沒出路,務工沒技能”,只好重復低水平的生產生活方式。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手段。以世界銀行貧困線為標準,勞動力接受教育年限少于6年,貧困發生率大于16%;若將接受教育年限增加3年,貧困發生率會下降到7%。因此要大力發揮教育在扶貧中的作用,讓更多的貧困家庭孩子掌握改變命運的主導權。
中國建材捐建學校、捐贈學習設施、生活用品
宋志平:小康路上,不讓一個人掉隊。教育扶貧就是要通過資源傾斜,改善貧困地區教育條件,不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輸在起跑線上”,用知識改變命運。中國建材集團在教育扶貧方面做了一些事,比如捐建學校、捐贈學習設施、生活用品,組織技能培訓、設立愛心助學金等,有些職工義務支教達6年之久。
中國建材設立獎學金、助學金,參與助學支教等活動
記者:教育扶貧是實現脫貧的重要手段,但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發展水平低、欠賬多,這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李興洲:教育扶貧,要扶教育的“貧”。首先在硬件上,一些貧困地區辦學條件比較差,校舍標準低,學生課桌椅簡陋,電腦、樂器等現代化教學工具短缺。有的學校甚至缺少基本的教育教學設施。其次在軟環境上,因生活待遇較差,職業發展受限,鄉村學校難以吸引優秀人才,一些貧困地區學校代課老師多,老齡化嚴重,教學手段單一,教學理念相對落后,教學質量有待提升。
中國建材創辦“禾苞蛋”電商扶貧平臺,培訓帶動當地農民,實現扶智和扶志
宋志平:除了關注貧困地區學校教育,還應關注成人教育。貧困群眾的“充電”渠道多了,但培訓效果有待進一步提升。在培訓課程和內容設置上,應精準對接地方產業發展,找準農民需求,這樣才能激發農民學習動力,真正扶起智與志,讓他們鼓起口袋的同時,也能富起腦袋、挺起腰板。
缺什么,補什么,讓“窮孩子”吃好學好
截至目前,中央財政已累計安排資金1591億元,1590個縣實施營養改善計劃,每天的受益學生達到3400多萬人。在教育扶貧的政策工具箱里,職業教育是見效快的“利器”,要提高其“含金量”。
記者:目前教育扶貧形成了哪些政策?成效大不大?
李興洲:“缺什么,補什么”。各地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教育扶貧政策,讓越來越多的貧困人口用知識和技能脫貧致富。
在學前教育階段,國家自2011年開始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中央財政學前教育巡回支教項目共支持陜西、貴州等13個?。▍^、市)設立支教點1500余個,受益幼兒約4萬人;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幼兒超過400萬人次,陜西、青海等還全面實行學前一年免費教育。
在高中教育包括職業教育階段,從2012年秋季學期起,國家對所有農村學生、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等群體免除學費,并對連片特困地區學生實現了100%覆蓋。
在高等教育階段,推行面向貧困地區的定向專項招生計劃,建立起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助學貸款等多種方式并舉的資助體系,保證貧困家庭的孩子上得起大學。
盧邁:改善兒童營養,對切斷貧困代際傳遞有重要意義?!?016年全球營養報告》研究顯示,在預防營養不良上每投入1美元,會帶來16美元的回報。我國從2001年起提出建立貧困地區少年兒童營養保障制度,解決城鄉兒童營養不均衡的問題。截至目前,中央財政已累計安排資金1591億元,全國共有29個省(京、津、魯單獨開展了學生供餐項目)1590個縣實施了營養改善計劃,每天的受益學生達到3400多萬人,集中連片貧困地區699個縣實現全覆蓋。監測數據顯示,貧困地區農村學生的體質明顯改善,11歲男女生的平均身高增長了5厘米左右,身高城鄉差距縮小了4厘米。
中國建材開工奠基路南營小學項目及效果圖
宋志平:企業應該各展所長,利用資金、技術等優勢,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幫扶。在貧困地區,最好的建筑應該是學校。目前我們集團旗下的北新房屋正在為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路南營村建造一座綠色校園。路南營小學的教室年久失修,沒有正規操場,冬天取暖也是大難題。我們承擔起校舍設計、材料供應和施工等工作,建材全部采用綠色環保材料,校舍達到9度地震設防。新校園不是一磚一瓦地蓋,而是像搭積木一樣裝配。中國企業正在大踏步前進,應該不斷把優勢產品、先進技術更廣泛地應用到教育扶貧的項目中,加快“扶智”進程。
中國建材在山東、浙江、安徽等地建設了一批裝配式學校
記者:貧困地區職業教育還存在哪些短板?
李興洲:在教育扶貧的政策工具箱里,職業教育是見效快的“利器”,許多貧困家庭的孩子接受職業教育走向工作崗位后,就能帶動全家脫貧。
目前職業教育扶貧還面臨一些難題。首先,在貧困地區同樣存在“重學歷教育、輕職業教育”的思想,職業教育對貧困學生的吸引力不足。其次,貧困地區職業教育師資薄弱,教學內容與地方產業發展結合不夠緊密,解決學生就業能力不足。第三,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低,對專業型人才需求弱,影響了職業教育的“含金量”。這些都需要進一步細化政策、打破瓶頸。
宋志平:企業可主動與貧困地區職業學校對接,根據崗位要求和招聘計劃,與學校開展訂單式合作,讓學生上了學也能上了班。企業需要大量產業工人,還可以通過與職業院校合作,舉辦短期培訓項目,對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愿的貧困戶培訓,定向招聘,進而拓寬貧困戶的就業渠道。
盧邁:建議通過東西扶貧協作機制,發達地區派出教師對口支援;東部省份企業和貧困地區職業學校結成對子,優先為當地學生提供優質就業崗位。
增投入,強監管,啃下脫貧“硬骨頭”
教育扶貧應和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等相互結合,特別是根據產業發展需求,開設針對性強、實用的培訓項目。社會公益組織用好“第三方”身份,參與對扶貧政策項目的實施效果評估、財政資金使用監督等。
記者:脫貧攻堅進入沖刺階段,教育扶貧這場硬仗怎么打?
李興洲:教育扶貧效果顯著,但也應看到,城鄉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的問題還比較嚴重,深度貧困地區不少學生還無法享受到高質量的教育。下一步,教育扶貧應該在優質和精準上下更大力氣。
首先,應繼續提升貧困地區的教育質量。針對學校“城鎮擠、鄉村弱”、村小和教學點運轉比較困難等問題,統籌學校布局、統籌經費投入使用、不斷縮小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差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針對鄉村教師隊伍整體質量不高的問題,應擴大農村教師特崗計劃規模,通過定向培養,為農村學校提供“一專多能”的老師,鼓勵優秀退休教師支教講學。
其次,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在“幫扶誰”和“怎么幫”上,提高教育扶貧工作的靶向性。在扶貧對象上,要以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貧困人口為重點,精確瞄準最薄弱領域和最貧困群體;在扶貧舉措方面,對不同教育階段和教育類型的貧困人口,提出有針對性的教育扶貧措施。
盧邁:貧困地區農村學前教育存在明顯短板。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學前三年毛入園率普遍在50%以下。未來,應當朝著“一村一幼”不斷努力。
就貧困地區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而言,我們發現有的地方因認識不到位、財力受限等,對國家資金使用效率不高。有的沒有配備食堂工勤人員,有的不愿承擔食堂水電煤氣等費用,無法為學生提供正餐,只能提供面包、牛奶、火腿腸等加餐。這樣的加餐方式難以保證學生的營養攝入,財政資金沒有花對地方、花出效果。建議各地政府完善相關保障制度,分擔食堂運行費用,把這件利國利民的好事辦好。
中國建材將扶貧作為綜合性系統性工程統籌推進
宋志平:扶貧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工程,教育扶貧應和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等相互結合。各地應與地方脫貧規劃對表,特別是根據產業發展需求,開設針對性強、實用的培訓項目,為貧困戶送技術和知識,幫助他們更好地參與到產業發展中。組織貧困戶到發達地區“取真經”,開眼界、長志氣,增強脫貧的內生動力。我們集團組織定點扶貧地云南省綏江縣基層干部和農村能人到北京、河北等地參觀學習,堅定他們的脫貧致富的信心。
記者:如何發揮包括企業、社會組織等在內的全社會力量,形成教育扶貧的合力?
李興洲:要動員和凝聚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形成大扶貧格局。
例如,在山東省滕州市,當地留守女童數量多,存在學習動力不足、家庭教育缺失、人生目標模糊等問題。為了幫助她們更好地成長,當地成立了一支由學校老師、禮儀老師、心理專業人士、社會義工等組成的志愿者服務團隊,發起“美麗女孩行動”,對她們定期開展指導。來自滕州鮑溝中學的小楠是這項活動的受益者。之前因為缺乏父母的教育和關愛,她學習成績下滑,對未來感到迷茫。在志愿團隊的幫助下,小楠慢慢找回自信,考上了某職業學院的護理專業,人生走上了正軌。
“美麗女孩行動”積極構建學校主導、家庭配合、政府支持和社會參與的全方位關愛體系,效果不錯。我們嘗試將這一模式運用到需要幫扶的群體中。
盧邁:應該鼓勵家庭、社會組織等民間力量,形成對教育扶貧的有益補充。特別是用好社會公益組織的“第三方”身份,參與對扶貧政策項目的實施效果評估、財政資金使用監督等。
比如,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擔了對“貧困地區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第三方評估工作,基金會建設陽光校餐數據平臺,覆蓋全國13個省的9200多所學校,共收集分析1000多萬條學生營養數據。以此為基礎的政策建議報告,受到相關部門高度重視。
媒體報道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