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央視《對話》:專訪宋志平,探尋企業家精神是怎樣煉成的
來源:CNBM 發布時間:2017-11-14 11月12日,央視財經頻道《對話》節目播出企業家精神系列節目第一期“企業家精神是怎樣煉成的:筑造水泥夢”,中國建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宋志平受邀作為主嘉賓與主持人陳偉鴻進行了精彩對話。宋志平在節目中分享了中國建材集團在回歸水泥業務、整合水泥產業、布局國際化三個階段,面對“新型建材和傻大黑粗”“冒險嘗鮮和循序漸進”“保持榮譽和迎接挑戰”的抉擇故事,回顧了企業一路跌宕起伏和攻堅克難的成長歷程。集團所屬中國巨石總裁張毓強、凱盛科技總經理彭壽、南方水泥總裁肖家祥、深圳國顯總經理歐木蘭作為企業家代表參加了節目。
節目文字實錄
主持人: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進程當中,至少最近這幾個世紀,你會發現很多重大的變革最初并不是出現在國家層面,而是出現在企業當中。比如說,時間,最初是因為一家鐵路公司他們希望有一張精確的列車時刻表,從此時間開始得到了統一。再比如說,燈泡,愛迪生并不是最早發明燈泡的人,但是愛迪生電燈公司卻是最早大批量生產燈泡的公司。從此燈泡走進了千家萬戶,而他的那家企業也成為了通用電氣的前身。
我們還可以把目光投向更古老的絲綢之路,這條路上的商人因為他們的冒險、他們的熱情、他們對于創造價值的那份愿望,才讓世界版圖開始得到了聯通,也讓商業貿易開始流動了起來。其實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你會發現撬動這一切變化的重要的核心就是企業家。因為他們的熱情、他們的探索成就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許許多多。而今天的《對話》節目我們要和大家聊的就是企業家精神,我們掌聲歡迎來到現場的每位企業家朋友,歡迎大家!
提到企業家,提到企業家精神,也許你首先會想到張謇、榮宗敬、榮毅仁、王光英等等,他們創立了中國近代工業的體系,也把中國改革開放的信心告訴給了世界。當然提到企業家精神,你可能還會想到魯冠球、柳傳志、馬云、馬化騰、任正非、李東生、張瑞敏、劉強東等等,他們迎著改革開放的浪潮第一批下海,而他們也組成了中國企業的聯合艦隊,帶動著中國進入了世界經濟的中心。企業家是中國經濟的核心和動能之所在。如果我問一個問題,你們的答案應該是最有發言權的,究竟什么樣的精神代表著企業家精神,你欣賞的企業家又是誰?、
觀眾:我欣賞的企業家是具備創新精神、堅守精神,還有工匠精神。
觀眾:我最欣賞的企業家是劉永好先生。
觀眾:我喜歡的企業家是董明珠,因為我覺得她有一股開拓創新的精神,一股勇往直前的沖勁。
主持人:謝謝幾位的分享。今天我即將為大家請出的這一位企業家,他身上似乎也集合了剛才大家提到的很多的企業家的要素,他把兩家企業帶進了世界五百強,而且他本人不僅僅在踐行著做好一名企業家這樣的責任和使命,而且還在很多的場合用各種不同的方式跟很多人一起來探討,在這個偉大的時代我們如何當好一名企業家。來,我們掌聲請出本期《對話》的嘉賓,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宋志平。
國企掌門人是企業家嗎?
主持人:宋董事長您好!宋董事長是我們《對話》的老朋友,今天我們的話題聚焦在企業家精神,所以我想請您給自己一個定位,您希望怎么給大家介紹自己?
宋志平:我覺得我是國有企業的一員老將了。
主持人:你覺得自己是一名企業家嗎?
宋志平:我覺得是,而且一定是。
主持人:但是社會上有很多人會覺得,像宋董事長您這樣的央企掌門人,那是領導干部,跟我們想象的企業家的那種角色和形象好像不太一樣。
宋志平:其實這就是一個誤會,企業家是我們經濟活動的主體,是那些具有創新和為社會創造財富的企業帶頭人,所以不管是民營企業具有這些特征的人,還是國有企業具有這些特征的人,他們都應該是企業家。
主持人:今天我們不僅僅希望宋董事長告訴大家,什么是企業家,更希望您告訴大家,什么是企業家精神。我們請宋董事長坐下,慢慢聊。來,掌聲歡迎。
企業家的朋友圈為何沸騰?
主持人:對于我們每一位企業家來說,可能今年的9月25日是大家特別難忘的一個日子,因為中央首次以專門文件的方式提出了企業家的精神價值、社會地位,當這樣一個文件發布的時候,在您的身旁是不是也聽到了很多喜悅的聲音?
宋志平:是的,大家都非常興奮。從我個人來講,我覺得這等于吃了一個定心丸。
主持人:所以這個通知一發布,我們看到企業家的朋友圈都沸騰了,你會感受到他們的那份喜悅。你看柳傳志先生說喜出望外,馬云先生說這是2000年來中國在思想領域的一大進步,劉永好說構建了“親”“清”新型政商關系讓企業家心里更踏實了,等等。這么多企業家的歡呼雀躍,代表了一種什么樣的心聲?
宋志平:其實企業家在這個社會上貢獻很大,但是壓力也很大,所以企業家們更需要社會的理解。這個文件因為要營造一個企業家好的成長環境,包括法治環境、市場環境、社會氛圍,讓企業家能夠安心做事,激發和保護他們的這種企業家精神,這反映了大家的心聲和大家的期盼。
主持人:選擇在這樣一個特殊節點出臺這樣一個決定,是有一些什么特殊的意義嗎?
宋志平:現在我們講進入一個新時代,新時代不光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們還要激發市場的活力,同時要“一帶一路”參與國際競爭,要培育更多的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要解決我們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這個問題,我覺得企業家就是其中的一個主體。所以,習近平總書記說,市場的活力來自于人,特別是來自于企業家,來自于企業家精神。
到底哪些人是企業家?
主持人:當今社會上對于企業家還有一些不同的說法,我們搜集整理了一下,大家看大屏幕:企業家就是“賺錢家”富豪,企業家就是董事長、總經理,職業經理人不是企業家,企業家精神只在企業家身上才有。這幾種說法您怎么看?
宋志平:如果你僅僅有財富,沒有創新精神,你可能是一個大富翁,不見得是企業家。
主持人:企業一把手,注定是企業家嗎?
宋志平:沒有創新精神,你可能只是一個管理者,也不能算一個企業家。我覺得企業家的定義,就是你是不是創新,是不是同時又創造了財富。這是企業家的一個靈魂,一個核心的問題。所以全世界的大企業家,也有不少是職業經理人。
主持人:企業家精神只有在企業家身上有,這句話您同意嗎?
宋志平:其實我們大家身上都可以有企業家精神,或者說我們都可以來學習和弘揚企業家精神,全社會都可以來創新、來創造財富。
劉紀鵬(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院長):企業家有沒有好壞?企業家是不是就是老板?這樣的理解更多的是從一般意義上談的。但是如果談到企業家精神,那就一定要在眾多從事商事行為的財富創造者中,把那些剛才大家歸納的創新、責任感、拼搏、愛心、犧牲精神集于一體的高大上的財富創造者。
第一個抉擇:新型材料 VS 傻大黑粗
主持人:人們對企業家有很多的溢美之詞,對于企業家所承擔的一些責任,尤其是在重大抉擇面前內心的那份煎熬,其實是不太了解的。今天我特別希望宋董事長能夠帶著大家回望一些重要的抉擇時刻,讓我們大家一塊兒來看看,企業家在這樣的重要時間節點上,是如何承擔自己的責任,如何突破和創新的。我們看看選擇的第一個時間點是什么?一邊是新型材料,一邊是傻大黑粗,這個描述是什么樣的背景?傻大黑粗指的是什么?
宋志平:我想傻大黑粗指的是水泥。
主持人:我們都覺得水泥其實是一個產能過剩的行業,大家知道中國現在是全球水泥產銷第一大國,每年有35億噸的產能,但是這當中至少30%是產能過剩的。再來看一下,中國建材年營業收入超過3000億元,坐擁5億多噸的水泥。
我要為水泥正名
宋志平:是有很大的壓力的。我們怎么能夠把水泥做好,同時減少對環境的壓力,這就是我們的一個責任。這么多年來,中國建材做水泥是把結構調整、節能減排放在第一位的。今天你去看中國建材的水泥,看到的都是花園中的工廠、森林中的工廠、草原上的工廠。所以我在這兒也想為水泥正正名。因為大家一想到霧霾,一想到污染,首先就想到水泥。但是今天我們水泥的技術,我們整個工廠的安排,可以做到環保型的、綠色的工廠。很多人認為水泥是一個污染行業,其實我心里覺得挺不舒服。
主持人:有點委屈啊。
”傻大黑粗“的水泥為什么是個好東西?
宋志平:我覺得水泥是一個好東西。
主持人:水泥為什么是一個好東西?
宋志平:大家一看不好看,不好看但是好東西。這是用3D打印的水泥,將來可以用3D打印來做房子。
主持人:這個水泥看上去,跟其他時候我們看到的水泥長得一樣,科技含量比別人高嗎?
宋志平:其實水泥技術含量也是很高的。我們有大壩水泥,三峽大壩用的就是低熱水泥;核電水泥,我們的核電站,用水泥防輻射的;高鐵水泥,高鐵底下用的水泥。這些水泥過去我們都是要從德國進口,現在都是我們來制造。水泥在中國整個經濟建設中,也是一個基礎材料,我們每一年用的水泥是24億噸,占全球的60%。我們的建筑材料基本上是以水泥做基礎的。沒有水泥不可能有今天我們這么快的經濟建設,所以我覺得水泥是立了大功的。
為什么執意要做水泥?
主持人:我也跟一些新型建材的從業者打過交道,他們在心底其實是有點瞧不上水泥的,覺得我們的新型建材多么高大上啊。
宋志平:過去我最初在北新建材做董事長,一直做新型建材,我還寫過文章,少用點水泥,多用點新型建材。但我到了中新集團之后,行業里很多專家認為中新集團如果要發展,要承攬起整個行業領軍者的地位,要有更大的作為,就要進入水泥行業。
主持人:其實很多人在當初并不是很了解水泥,但是你們已經要進入這個行業了。
宋志平:在企業實踐中,我有一個觀點,做企業非常重要的是確立目標,確定目標以后缺什么找什么。雖然我不懂水泥,但不是說我不可以做水泥,我們缺企業找企業,缺技術找技術,缺人才找人才,我們能夠把這個水泥業務做起來。其實過去這十幾年的歷史就說明這一點,中國建材從過去幾乎沒有水泥,到現在成為全球***的水泥企業,本身這個過程就回答了剛才你說的那個問題。其實我經常早晨4點多鐘就會醒來,思考這些事情,去怎么做,要找到一個方案、一個路徑。
主持人:這是一個秘訣,人們問籃球巨星科比,你是怎么成功的?他的回答是你見過凌晨4點半的洛杉磯嗎?代表他早起都在練球。
宋志平:其實一份汗水一份收獲。
主持人:這個過程當中你覺得是你選擇了市場,還是市場選擇了你,哪一種力量更加主動一點?
宋志平:我覺得兩個都有。一個是我選擇了做水泥,我選擇了這個市場;另一個我覺得這個市場本身也呼吁誰來改變它。這兩個就結合在一起。成功一定要符合邏輯和規律,總之,你跳不出規律的這個圈子,不可能你做了一個完全不符合規律的事情你成功了,一定有潛在的邏輯在里面。
主持人:劍走偏鋒其實不太可能。
宋志平:我覺得這兩個東西恰恰在這個地方交匯了。
揭秘宋志平第一條朋友圈
主持人:對于今天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我們更習慣用發朋友圈這樣一種社交媒體方式來展露自己的心情,來分享自己的感悟,所以我們就讓宋董事長回到當時那個時間節點。假設那個時間我們已經有了朋友圈這樣一種社交媒體和方式的話,宋董事長會發什么樣的一條朋友圈,有人想猜一下嗎?
觀眾:我猜宋董事長寫的是“擔當”二字。
主持人:因為你覺得現場花時間比較短,宋董事長只能打兩個字是吧?
觀眾:我看宋董事長的筆觸好像只寫了兩個字。
主持人:我們揭曉一下謎底。很抱歉您猜錯了,我指的是字數猜錯了,但是“擔當”沒有錯。“今天是新的一頁”,也代表了新的擔當開始落在您的肩頭。
宋志平:大家看到這張照片,就是剛才講到的,中新集團轉變成了中國建材集團。因為剛才講的要做水泥了,所以我們的名字也得換。
主持人:名字改了。
宋志平:就改成了中國建材集團。為什么說今天是新的一頁呢,就是預示著我們建材行業發生一件重大的事情,而且這個事情將影響整個建材行業的格局,甚至影響全球建材的格局。這是2003年4月份揭的牌,到現在只是14年的時間??蛇@14年里,中國建材就是由一個小的央企成為全球***的一家建材企業。所以我覺得企業家首先是會做夢的人。
主持人:要有信心,有信念。
宋志平:要有一個目標,有一個信念。
主持人:這條朋友圈如果宋董事長你想@其中某一位的話,也就是說提醒誰要關注這條朋友圈,您會@誰呢?
宋志平:我想張總吧。
主持人:我想問問宋董事長,為什么這朋友圈會提醒張總看?
宋志平:因為過去他也是經歷了中國建材的滄桑變化的。他四十年如一日做企業,做成了一個國際一流的企業,雖然不是世界五百強,但是在全球市場占有率能達到30-40%,而且現在都是高端產品,同時經濟效益非常好,管理也非常好。我想他看到這一頁以后,心里一定會有一些感受。
四十年如一日打造世界“隱形冠軍”
張毓強(中國巨石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今天來談的是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我在這里面體會還是非常深刻的。我們整個發展過程可以簡單歸納為三個時期的不同創業:第一次創業實際上是打基礎,第二次創業是上規模、上水平,第三次創業是國際化。在每一次創業過程中都是需要企業家認真地去面對和付出。所以有時候企業家就覺得,我們為什么要這么辛苦?我覺得因為你想做企業、想做好企業,所以必然辛苦;因為這是你自己的選擇,所以你碰到這些困難的時候應該無怨無悔。這就是一個企業家最基本的一條。企業家萬變不離其宗的重要一點,就是要賺錢,我們不能把國家的錢、政府的錢、銀行借的錢拿回來以后打水漂了。你為了國際化你吹牛,結果后來沒賺錢,這不行。所以我們都要做到這一點,最后如果成功了,就是說企業家精神的一種成功,或者是一種文化的成功。所以企業家精神是需要保護的,企業家精神是需要弘揚的,更重要的企業家精神是應該得到發展的。
企業家是要創造財富還是要改變世界?
主持人:剛才張總提到了一個企業家在心里常常問自己的一個問題,我們為什么要辛苦,我們為什么會辛苦?究竟是為了創造財富呢,還是為了改變世界?
宋志平:這兩個都有。其實企業家也不光是為苦而苦,企業家是有夢想的人,對成功充滿了渴望,他愿意創造財富,他想創造財富,同時也希望改變世界。所以,他的苦他認為是值得的。
主持人:所以您剛才發的朋友圈,新的一頁,是新舊的“新”,有的時候也可以替換成辛苦的“辛”。我估計現場很多企業家在聽到這一刻的時候,會有很多共鳴,會喚起你什么樣的一種回憶嗎?
陳保華(浙江華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回想起我們艱苦創業的過程,在你的夢想確定之后,堅守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個過程太艱難了。我們是做藥企的,我們2003年把西藥做到美國市場。大家都知道,西藥是美國具有絕對的壟斷地位,標準之高,市場的認知度之難,我們剛開始在美國獲得批準上市的時候,美國一家很大的貿易公司特地召開了董事會,來討論要不要上中國的藥品。而且當時國內的房地產又很好,作為我們一家經濟效益比較好的企業,你說做房地產可能馬上就很快,做美國的制藥就何等艱難,但是我們還是堅持了下來。所以一直到現在,我們是中國第一家通過美國的藥品認證的企業,也是唯一一家大規模把藥品在美國市場上市的企業。
蔡錦森(網智天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我是一家做大數據智能的企業。看了宋董事長的朋友圈,我也是想情不自禁地拿起手機點贊。我一直堅信,方向的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第二個抉擇:冒險嘗鮮 VS 循序漸進
主持人:帶著這樣的安排或者說是戰略,我們開始了新一輪的出發,當然這并不是說未來就一片坦途。在下一個選擇面前,宋董事長所做的思考到底是什么?一個是冒險嘗鮮,一個是循序漸進。
宋志平:我想這指的是我重組水泥,重組又是搞了一場混合所有制,也就是和民營企業進行高度混合,形成一個新的所有制的形態。
主持人:所以當時對您來說,更多選擇是傾向于藍色塊這里的。
宋志平:其實我當時是有一定冒險的,但是那個時候我們感覺到,我們要做,別無選擇。
如何面對收購后的質疑和非議?
主持人:這是一條充滿了艱辛的路,三年前我在對話節目現場采訪宋志平董事長的時候,提到過當年這個選擇。
宋志平:其實我壓力也很大。
主持人:甚至可能有風險。
宋志平:南方水泥這件事情,在社會上引起很大的震動,因為一家央企到江浙一帶,市場經濟最發達的地方,從事一場大規模的和民企的聯合。今天有混合所有制了,大家都說OK,真好,但在當時并不是這樣。
為什么要頂著壓力冒險嘗鮮?
主持人:當時的確不是這樣,不是每個人都認同混合所有制是未來讓我們經濟更有活力的一種方式,反而是無數的質疑、無數的不解,就紛紛投向了你,但是你一直頂著壓力做這件事情,是因為你比別人更早地看到了什么嗎?
宋志平:我研究過全世界這個行業的變化。大家都知道,全世界經歷了企業的發展階段,然后再到產業整合的階段。我覺得我們經歷了30多年的發展,我們的企業是不少,但是比較散,大家進行一些惡性的競爭或者是過度的競爭,這時就應該有整合者出現。所以我們到江浙一帶成立南方水泥,然后六省一市“揭竿而起”,都向著中國建材集中。一百五六十家家企業迅速形成了南方水泥,產能一下達到1.5億噸。在很多人來看,這是一個冒險,但在我來看,我恰恰覺得這是一個規律。其實優秀的企業家他從來都認真地評估風險,而不是敢于盲目地去冒險。
“兩個死穴”是什么?
主持人:當時評估過后,您覺得***的一種風險會是什么?
宋志平:第一個風險,我如果重組完了,結果還在新建,那就組個沒完了,那我就失敗了,我也沒有那么多的錢不停地組下去。第二個就是我重組其實是有一些融資,是負債經營的,那么我必須要盈利。如果這兩個死穴任何一個被點到,必死無疑。人人都想當企業家,但是真正成功了的并不是多數,其實這又是企業家的另一面。很多企業家其實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都曾經被打翻在地,但是他們又踉踉蹌蹌站了起來,最后又贏得了成功。我們常常也面臨著怎么面對這些失敗了的企業家,所以也不要指望他們每一個決策都是贏了,他們有時候會輸。我給你舉個我遇到的問題,重組需要資金,我在重組的過程中就遇到一個大問題,金融危機來了,中國建材的股票從39塊錢降到1塊5毛錢。
主持人:市值一夜之間就蒸發了。
宋志平:有些基金做空中國建材,甚至說明天如果到5毛錢,中國建材就破產了,報紙就這么登。所以我這邊收了一大堆企業,要付錢了,那邊要發股票卻發不出去了,這就遇到大問題了。因為這么多企業,大家做通工作,都要交給你,一夜之間沒有錢了。那個時候是銀行支持了我,讓我把重組做成功了。好像這一幕很簡單,如果看看這個過程,金融危機我的股票從39塊降到1.5塊錢。
主持人:我覺得那種壓力不是常人能夠承擔的。
宋志平:那個時候我每天都到股份公司辦公室一坐,我要給我的干部們、員工們一個信心。其實我以前有過這個經歷,1993年的時候我在北新當廠長,那個時候工廠也是揭不開鍋,每天早晨出門的時候我都要對著鏡子笑一笑,我覺得我站在我的員工面前,走過他們的身旁,要給他們力量和信心。
主持人:理解您的人可能會認為,宋董事長像他以往一樣,掌握了事物發展的規律,不理解您的人可能好聽的說法就是,宋董事長押寶押對了,因為在您重組工作一年之后,我們看到國家也發布了相關的文件,倡議大型水泥企業可以開始重組、并購等等。我們回到當時這個時間節點,宋董事長發了一篇朋友圈,這一刻會發出什么樣的一些心情,請您現場回味一下當時,利用這個時間我們問一問劉紀鵬教授,剛才這一番描述,其實有很多是讓我們窒息的那種壓力時刻,就是稍有不慎,這個企業就沒了,但是宋董事長挺了過來,你覺得靠得是什么?
劉紀鵬:我們很多人在談到企業家這個概念的時候,可能認為就是幸運者,甚至賺錢者,甚至還有說是圈錢者。拿別人的錢干自己的事,我覺得這里邊之所以能拿到公眾的錢,能拿到銀行的錢,特別是在他最關鍵的時刻,這么多人幫他這絕不是偶然的,是要靠他的積累,開拓創新、堅韌不拔、勇于擔當、誠信為本是關鍵。
揭秘宋志平第二條朋友圈
主持人:謝謝劉教授。我們馬上揭曉一下宋董事長剛剛發的這條朋友圈,到底是什么樣的內容,又表達了什么樣的心情,大家看一下。這次連文字都不用了,宋董事長很潮,直接用表情。我們看到了三個笑臉。
宋志平:這個照片是2007年9月26日,上海南方水泥正式成立的場景,其實我用三個笑臉是因為格外的高興,因為在這個會上習近平同志給我們發了一個賀信,當時我就非常受鼓舞。我們的重組是帶有改革色彩的,所以我個人其實壓力是很大的。在這個時候習近平同志發來賀信,其實賀信并不長,但是我認為字字千斤重,當時聽完以后我心潮起伏。其實中國建材從南方水泥開始后我們又做了北方水泥、西南水泥,在全國水泥行業里我們進行了大規模整合,有了剛才您說的5.3億噸。中國水泥行業也從過去我們整合前12%的集中度,上升到了63%,這個集中度使得鋼鐵、煤炭出現大規模下滑的時候,水泥還是比較穩定的,中國建材在整個重組過程中其實完全是市場化操作,沒有向國家伸手,把整個水泥行業做了健康化的整合,這就是重組的意義。
主持人:這條朋友圈如果要提醒誰看的話,您希望@一下誰?
宋志平:肖家祥,他是南方水泥的總裁。當時組建南方水泥之后,我們也圍繞著經理人員從哪里來進行了探討,這就是別人說宋董事長,你的人從哪來?我說一切皆來源于市場。當時也找了一些獵頭公司,也找來不少的人,一個一個談話。但是后來我們選擇了肖家祥,我當時跟他說南方水泥給你的待遇、物質條件可能不及人家民營企業高,但是你有歸屬感,這兒有一番事業,你可以好好地做。當然我說,我也不那么摳門,作為職業經理人我請你來,我也讓你比我們體制內的同志收入高一點。
主持人:這個薪酬里面也有混合所有制的影子在里面。我們想問問肖總,最初為什么愿意接過宋董事長送來的橄欖枝?
企業家精神是相互認同 共同前進
肖家祥(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總裁):中國建材通過組建南方水泥,來有效地應對和解決產能嚴重過剩的問題,同時積極地探索央企市場化改革這條道路。在實現規模領先以后,通過持續地轉型升級,來提高水泥行業在全球的市場競爭力,我認為中國建材這三個定位是符合我個人的職業定位的。
主持人:這種理念其實你們是相通的。
肖家祥:相通的,因為我從業已經30多年,水泥行業面臨一些痼疾,水泥行業到底未來怎么發展,我也有深入的思考。
主持人:宋董事長你覺得選到了這個合適的人才?
宋志平:他也是這笑臉里其中的一個。
主持人:那各位企業家朋友你們看到了這樣的一條朋友圈,會引發你們什么樣一些觸動?
歐木蘭(深圳市國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我2015年加入中國建材,在這之前,我是一個民營企業,從一個打工妹,后來創業,我覺得每走一步真的是付出很大很大的代價才能夠成長的。第一次中國建材的彭總跟我們談聯合重組的時候,實際上之前已經有五六家想收購我們的企業,而且民營企業的收購出價是非常高的,當時給到我們十幾億的收購價格。最后選擇了中國建材因為我更認可,作為一個企業來說,它必須具有長期的持續的經營、利國利他的這種精神,我覺得才是對得起企業家的稱呼的。
主持人:謝謝。在這個評論當中我們看到了她的肺腑之言,當然對于宋董事長來說看到自己旗下的企業不斷地成長,也是一種欣慰。
第三個抉擇:保持榮譽 VS 迎接挑戰
主持人: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又會有新的挑戰出現在宋董事長面前,他會做出什么選擇呢?我們看一下這個挑戰。一個是保持榮譽,一個是迎接挑戰。
宋志平:我會選擇迎接挑戰。
主持人:如果是一般級別的榮譽的話,我們覺得放棄榮譽迎接挑戰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您的榮譽是很多中國企業非常向往的一份榮譽。
為什么放棄做“雙料董事長”?
宋志平:2013年建材和國藥同時獲得世界500強。
主持人:背景圖是去領取500強證書。
宋志平:當時我在中國建材做一把手,同時又去國藥做董事長。
主持人:在中國企業家當中,應該沒有像您這樣可以同時領導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的,對吧?
宋志平:是的。
主持人:您主動放棄了其中一家,應該說選擇了其中一家。
宋志平:在2014年的時候,辭去國藥的董事長是我主動給國資委提出來的,其實很多人覺得很奇怪,好好的,很風光,為什么宋董事長要辭去呢?
主持人:您如果太辛苦了,二選一的話,理論上大家覺得好像選擇國藥更有發展前景一點,水泥嘛,畢竟又回到了我們最初對他的偏見。
宋志平:其實我做兩個董事長確確實實也很辛苦,5年的時光里邊幾乎沒有休過一個禮拜天。
主持人:我記得郭臺銘先生曾經評價過,您同時兼任兩家世界500強的董事長的時候,他說這個人是一個精神分裂的人,您每天在不同的領域當中穿梭。
宋志平:他跟我說,要么你是個奇人,要么你是個精神分裂者,當然這也是個玩笑。當時我記得華夏日報畫了一個漫畫給我,最忙碌的董事長,眼袋啊都畫得很形象,一副疲憊的樣子。還有一個原因是2014年新常態,經濟下行壓力,作為建材這個企業來講首當其沖,那么壓力很大,我覺得我應該全力以赴地來建材集團。
面對新常態:勇于擔當、轉型升級
主持人:事實上那個時候在整個建材行業,人們更多探討的是怎么更好地去做綠色的產業化、智能化、國際化、轉型升級等等,要完成這樣一些目標,可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宋志平:新常態的情況下,中國建材就必須轉型升級,不能像過去那樣發展,我們大力發展新型材料,比如剛才講是的玻璃纖維,我們是全球第一;像中國建材石膏板也是全球第一;最近我們做的碳纖維T800,過去這是美國、日本卡我們脖子的,現在我們做到在國內供應量50%;那么還有剛才講的TFT,就是液晶顯示板的這一塊玻璃,過去我們也是依賴于進口,現在我們國家的手機、Ipad、電視的玻璃可以自己來解決了。
T800碳纖維實現產業化
主持人: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請您再來發一條朋友圈,我們會看到什么樣的內容,大伙兒期待一下。
觀眾:應該更多的是家國情懷方面。
觀眾:我覺得宋董事長可能發的是再啟新征程。
揭秘宋志平第三條朋友圈
主持人:我們來揭曉一下謎底,看看現場的觀眾是否讀懂了你的心,請看。每天的太陽都是新的,這位企業家突然間變成詩人。
打造世界一流跨國集團
宋志平:大家看,這上面有一張照片,去年8月26日,就是中國建材和中國中材兩家央企順利實施合并,大家認為這就是世界巨無霸產生了。但是對我們來講,我總覺得我們不僅要大,而且要強和優。所以這個合并的機會也是我們重新思考未來的機會。過去10年,我們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概做了312條大型水泥線、做了60條大型玻璃線,這些占市場比例多大,大家很難想象,占65%。其實我們生產線都是非常好的生產線,我們現在提出來搞國際產能合作,一方面要繼續把我們高端的成套裝備和技術推出去,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加大投資力度,同時我們還要在一些比如物流貿易、電商、科研等方面都要跟得上去,形成一個整體走出去。另外在走出去、“一帶一路”過程中,我們也要站在道德高地上做企業,和當地能夠和睦相處,讓當地喜歡中國企業。所以我覺得做一個企業應該有品格,企業家要有品格。
宋志平:做企業要有品格
主持人:企業本身也有品格。
宋志平:比如我們的綠色發展,這就是品格,熱心公益,這也是品格,讓職工全面發展,這也是品格,所以我覺得我們企業最后做來做去,做到了極致,企業的品格可能是我們的最高境界。
主持人:剛才發的這條朋友圈,如果提醒現場某一位企業家看,您希望提醒誰?
宋志平:彭總。
主持人:彭總,宋董事長這條朋友圈@了您,在您們走向海外、走向世界的過程當中,是不是也在轉型升級的過程當中,拿出了一些最尖端的產品?
彭壽(凱盛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的確是,我們不是把產能過剩的東西拿出去,大家也知道,平板玻璃也產能過剩,大家是不是說把這種過剩的東西拿出去?我記得當時在瀾湄展的時候,我們展示了世界最薄的0.15毫米的玻璃,當時越南副總理看了我們的玻璃,他認為這么薄是真的嗎?他一看真是玻璃。我們最近在越南也參與了在越南信息玻璃的投資,所以越南政府一看是這樣的技術,毫無疑問政府就給批了。也就是說我們不但把最新的技術帶出去,我們還要把我們的文化和當地共融發展放在一起。
主持人:宋董事長能不能讓我們看看世界上最薄的玻璃到底長什么樣?
宋志平:你看這是0.15毫米厚的,其實美國康寧制作的0.2毫米。
主持人:這看上去跟玻璃不太一樣。
宋志平:覺得像塑料一樣,但實際上是玻璃,玻璃是很脆的,但是如果做薄了跟紙一樣。
主持人:韌度就增強了。反正你愛上的這行一定都是好東西。
技術提升改造傳統產業
宋志平:所以即使傳統行業里,如果我們的技術提升,會給我們很大的貢獻。我們最近在泰安做的最先進的水泥線,日產5000噸,過去一個5000噸的工廠,我說的過去是20年前,可能需要2000人,后來500人,后來100人,現在多少人?50個人?;究梢宰龅綗o人值守。燒煤,現在一噸的耗煤,最好的水平就是115公斤,泰安這條生產線是每一噸熟料只耗煤95公斤,所以這差了20公斤。如果24億噸水泥都用中國建材的新技術,那節省多少?所以為什么我老講,我們在轉型升級上,一個是致力于傳統行業技術升級、節能降耗等等,同時就是大力發展剛才我說的這些新東西,填補國家的空白,打破壟斷了,它才能夠降價。
主持人:我估計現場很多的企業家聽到這一刻的時候會有很多共鳴,尤其是在我們轉型升級壓力很大的今天,我想問一下各位,剛才這個朋友圈如果給你帶來一些震撼的話,那個震撼是什么?
周曄珺(無錫一棉紡織集團董事長):宋董事長給我們分享了中國建材集團發展的心路歷程,也從您身上我感受到了責任擔當和如何來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我們公司是一個典型的傳統的紡織企業,已經有近百年的歷程,也面臨著轉型升級。這是一個紡紗上面的緊密紡裝置一個部件,叫做負壓管,這項技術是新世紀以來最新的紡紗技術,這樣小小的改變,它把我們紗線的物理結構改變了,產品質量大幅度提升,同時就是可以用普通的原料可以防出高檔的紗線,但是價格非常昂貴,光這一套配件需要600多美元,所以技術改造花費非常大,風險非常大,但是無錫一棉也是抓住了這樣的機會,在全國第一個采用這樣新的技術。同時,我們組建6個方面的研發小組進行全面試驗,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以后,我們在國產的紡紗設備上創新成功以后,短短幾年時間之內,我們工廠百分之百全部改造了。我的感受就是,作為一個企業負責人,更加要有一種敢為人先的擔當精神,帶動企業能夠從逆境當中成長,不斷地創新發展。
中國將迎來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家社會
宋志平:西方人寫書,認為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用我們的話說,我們更加接近世界舞臺的中央,過去我們學習比較多的是美國的企業家、日本的企業家,我們現在優秀的企業和企業家人才輩出,我就覺得我們的企業家有責任帶領我們的企業走出國門,在全球競爭中獲得我們應有的一個地位。同時,我們也應該大力地培育更多的企業家,真正讓我們成為一個創新型社會,成為一個企業家社會。
劉紀鵬:今天中國步入新時代,要真正走出中國道路、中國模式的背景下,肩負這個時代使命的重要的脊梁就是企業家,今天的話題是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宋志平身上體現的非常鮮明。
宋志平:我是一個國有企業的老兵,我覺得有一句話,就是企業家不常青,企業常青,每一個企業家的一生是短暫的,但是我們希望我們的企業長存、我們希望我們的事業星火相傳、我們希望我們的國家昌盛,這是我心里的愿望。
主持人:我們現場也有這么多位企業家朋友,大家在經過這一輪互動之后,對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有新的認識的話,你們的新想法究竟是什么?
企業家:創新、責任。
企業家:堅守、創新和責任。
主持人:還有不少的人依然在寫,還有不少的人依然在思考,在我們今天這樣一個變革時代,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渴望擁有更多的企業家,都愿意用更的努力去呼喚企業家精神,讓我們欣慰的是,我們看到中國企業家的群體正在形成,并且受到了全社會越來越高的關注。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我們即將迎來一個充滿創新精神的企業家社會,期待著他們為社會創造出更多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