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要聞
周育先應邀出席后疫情時代武漢理工大學戰略合作大會并發表主旨演講
來源:集團辦公室 發布時間:2020-10-1010月7日,“后疫情時代武漢理工大學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暨合并組建20周年大會”在“英雄城市”武漢召開。教育部、湖北省、武漢市及相關地方政府、行業機構的有關領導,部分在漢兩院院士和部分高校的領導,部分央企和世界500強企業的領導,武漢理工大學各地方校友會負責人和校友代表等700多位嘉賓出席大會。中國建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育先應邀出席大會并發表主旨演講。會議由武漢理工大學黨委書記信思金主持。
會上,周育先與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張清杰分別代表集團與學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招商局集團、中國船舶集團、東風汽車集團、中國中煤能源集團、中國交建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北京汽車集團等企業、部分市政府、銀行等共計20多位代表也與學校簽署了相關重大合作共建項目協議及重要科教項目合作協議。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湖北省副省長肖菊華、武漢市長周先旺等見證簽約。
周育先在題為《創新合作 共贏未來》的演講中介紹中國建材集團是一家具有創新精神的科技型企業,具有改革精神的市場化企業,具有全球視野的國際化公司。在創新方面,集團的基礎建材領域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優化升級;新材料領域是加快核心技術攻關,引領行業轉型升級;工程技術服務領域是加快“走出去”步伐,穩定全球產業鏈。在服務國家戰略、加快科技創新的實踐中,周育先談到四點體會:一是弘揚企業家精神和科學家精神,二是堅持戰略理性與經濟理性相結合,三是積極探索建立激勵機制,四是堅持開放創新。在合作方面,周育先表示,中國建材集團將繼續拓展與武漢理工大學在多領域的合作空間,實現更高層次的合作共贏。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材集團總工程師、凱盛科技董事長彭壽代表優秀校友發言,中國建材集團所屬中復神鷹董事長張國良等校友對學校進行捐贈。
活動期間,周育先還出席了武漢理工大學“十四五”發展規劃戰略咨詢會,參觀了學校的光纖傳感國家工程實驗室和硅酸鹽建筑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姜德生院士與王發洲副校長分別介紹了光纖與建材領域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周育先表示,學校的科技創新與企業的科技創新各有側重,集團內企業應多與高校開展創新交流活動,在技術轉移、成果轉化方面更要深入合作。
中國建材集團董事會秘書兼總經理助理光照宇、科技管理部總經理郅曉,中國建材總院黨委書記、院長王益民,中材節能董事長張奇,南方水泥黨委書記、總裁,北方水泥董事長肖家祥,北新建材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兵等共計40余位集團內的理事單位代表參加本次活動。武漢理工大學合并組建以來離任的部分校領導、現任全體校領導、部分教師和學生代表等2500余人參加了此次大會。
小料將演講實錄分享給大家
文字實錄
創新合作 共贏未來
周育先在武漢理工大學戰略合作會議上的演講
尊敬的忠林書記、菊華副省長、先旺市長,各位院士、各位同仁、各位來賓,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首先,我謹代表中國建材集團向武漢理工大學合并組建、深度融合和跨越發展20周年,向本次戰略合作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武漢理工大學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雙一流”建設的高校,也是我國建材建工、交通、汽車等行業科技創新的基地、人才培養的搖籃、協作共贏的伙伴。中國建材集團與武漢理工大學有著良好合作和深厚友誼,多年來在重大科技研發、標準制訂、創新平臺建設等深入合作,共同促進和引領了建材行業的創新發展。“十三五”期間,中國建材集團牽頭承擔的20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中,武漢理工大學參與了13項,占比65%。武漢理工大學還為中國建材集團輸送了大批高層次人才,集團總部、二級公司和37家重要骨干企業高管團隊中,74人畢業于武漢理工大學,我本人也是武漢理工大學研究生畢業。同時我們連續8年在武漢理工大學舉辦招聘會,累計提供近1000個工作崗位,為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儲備了優秀人才。
下面,我和大家交流三個方面的內容。
1 穩健成長 行業領軍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中國建材集團。中國建材集團是全球最大的建材制造商、世界領先的新材料開發商和綜合服務商,概況可以歸納為三句話。
中國建材集團是一家具有創新精神的科技型企業。擁有26家國家級科研院所、3.8萬名科研設計人員,榮獲6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中國工業大獎,培育了7項規模居世界第一的產業。連續10年入圍世界500強,今年最新排名第187位,蟬聯全球建材企業榜首。
中國建材集團是一家具有改革精神的市場化企業。近年來先后獲批9項國企改革試點,截至2019年底,集團內混合所有制企業占比達到80%。
中國建材集團是一家具有全球視野的國際化公司。在全球設立172家境外機構,水泥、玻璃工程國際市場占有率達65%,是我國建材行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排頭兵。
2 勇擔使命 創新攻堅
其次結合集團實際,談一下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是企業經營最重要的品質”。作為我國建材行業唯一央企,中國建材集團積極踐行經濟責任、社會責任、國家責任,加快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不斷夯實“三足鼎立”業務格局,在服務國家戰略、推動行業發展方面主動擔當、勇于作為,取得了優異成績。今年以來,集團充分發揮行業龍頭帶動作用,全力創新轉型,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為“六穩”“六保”作出積極貢獻。
在基礎建材領域,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優化升級。中國建材集團帶頭執行國家政策,在水泥領域重組近千家企業,同時大力推進技術革新、結構調整、節能減排,有力促進了行業布局優化和生態健康。近年來,集團積極引領行業向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方向升級發展,打造了泰安中聯、遵義賽德、槐坎南方等一批智能化生產線和一批花園中的工廠、森林中的工廠、草原上的工廠。比如今年上半年建成的槐坎南方智能化水泥生產線,勞動生產率提高200%,能耗和環保水平全球領先。
在新材料領域,加快核心技術攻關,引領行業轉型升級。中國建材集團通過持續技術攻關,高性能碳纖維、鋰電池隔膜、超特高壓電瓷、高精密氮化硅陶瓷球等新材料實現工業化量產,涌現出8.5代TFT-LCD玻璃基板、世界最薄0.03毫米柔性玻璃、轉化率全球最高的銅銦鎵硒和碲化鎘發電玻璃、圖像光導識別材料等代表性成果。多項技術和產品保障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國慶閱兵等國防軍工和國家重點工程建設。今年疫情以來,中國建材集團以優質建材緊急馳援全國39個城市83家抗疫醫院,其中北新建材在武漢抗疫醫院建設剛剛啟動時就快速響應,從大年初二起日夜兼程為火神山、雷神山、方艙等醫院送去了石膏板、輕鋼龍骨、礦棉板、涂料、粉料、“魯班”萬能板、防水材料等全套產品;高精度紅外鏡頭、5.0中性硼硅藥玻、陶瓷平板膜、高效玻纖過濾紙等10多項高新材料用于抗擊疫情和疫苗研發。
工程技術服務領域,加快“走出去”步伐,穩定全球產業鏈。中國建材集團秉持合作共贏三原則,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積極開拓沿線市場,創新合作模式,持續推進市場、資本、人才的國際化,以優勢產業為抓手,不斷提升國際產能合作的規模和層次。今年以來在海外平穩推進270多項工程,管理了全球75條水泥生產線,提供100多個國家建造水泥玻璃生產線所需的備件供應和售后服務,維護了全球產業鏈的穩定。
在服務國家戰略、加快科技創新的實踐中,我們有幾點體會:
一是弘揚企業家精神和科學家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和科學家座談會上,分別強調了企業家精神和科學家精神。兩種精神是相通的,比如都包含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企業要以企業家精神激發活力,以科學家精神創新創造,努力創造良好的環境,為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華的舞臺。尤其是當前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環境,要實現育新機、開新局,弘揚企業家精神和科學家精神就更為重要。比如集團彭壽院士就帶出了一支具有報國熱情和攻堅精神的科研團隊,不斷突破“卡脖子”技術,提升了我國在世界玻璃新材料領域的競爭力和話語權。
二是堅持戰略理性與經濟理性相結合。一方面,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圍繞國家戰略需要加大科研投入和攻關力度,盡銳出戰攻克“卡脖子”技術。尤其是央企,在捍衛我國經濟安全、產業安全,在補齊產業短板、突破技術圍堵上責無旁貸。比如我們的碳纖維業務持續投入十年,直到今年才有盈利。另一方面,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圍繞國民經濟主戰場,突破產業化關鍵環節,發展量大面廣的產品,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做經濟支撐。如果企業連自己都養活不了,沒有良好的利潤和現金流,也無法支撐國家戰略,即使支撐也是短暫的、一時的。
三是探索建立激勵機制。創新是高風險事業,也是長期事業,必須通過改革釋放科技人員蘊藏的巨大創新潛能。中國建材集團出臺了中長期激勵約束指導意見和系列配套指引,建立了約束激勵“工具箱”,有5大類8種激勵工具,包括股權激勵、分紅激勵、員工持股、項目跟投等,建立了一套適合于科學家、技術人員,有利于爆發他們積極性、創新力的機制。
四是堅持開放創新。中國建材集團的創新不是單打獨斗,而是堅持產學研用結合、上中下游銜接、大中小企業協同,堅持央地合作、國民共進、中外融合,形成科技攻堅體制和聯合創新體。我們與中國商飛、中國石化、國家電投、百度等企業,在民用航空復合材料、新材料及核心裝備、智慧物流等方面展開合作,與武漢理工大學等境內外高校、科研機構加強課題研究,形成了創新鏈合理分工、產業鏈優勢互補、價值鏈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
3 深化合作 互利共贏
最后談一下合作共贏。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指出,要發揮企業技術創新主體作用,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要發揮高校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調動各類科研院所的積極性,發揮人才濟濟、組織有序的優勢,形成戰略力量。要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這些重要論述不僅明確了企業和高校在國家創新系統中的作用,也明確了創新的方向。
當前,我國正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構建雙循環格局的過程中,校企合作的作用更為重要、前景更為廣闊、任務更為緊迫。中國建材集團將繼續拓展與武漢理工大學在基礎建材、新材料等領域的合作空間,充分發揮央企的市場優勢、資本優勢與高校的人才優勢、研發優勢,創新校企合作模式,以聯合研發、成果與產業合作為切入點,促進創新能力提升和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實現更高層次的合作共贏。我們也將一如既往地加強與武漢理工大學的人才交流,歡迎更多畢業生到中國建材集團工作,也希望武漢理工大學為中國建材集團的人才培養和成長提供更多智力支持。
武漢理工大學的校訓是“厚德博學 追求卓越”,衷心祝愿學校在“雙一流”建設的道路上再造卓越,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